閱讀下面的材料,根據要求寫作。
曾經,中國人壽命短、體質差,甚至有很多人被稱為“東亞病夫”,何其屈辱,讓人為國家憂、為民族慮。
隨著社會的發展,中國人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不斷提升,同時中國人積極進取、奮力追夢的昂揚姿態帶動了中國的崛起,也讓世界驚嘆。
但我們也不能忽視:每逢開學軍訓,身著綠軍裝的學子暈倒、病倒的事不在少數;學校常規體能測試中,視長跑為“噩夢”的亦不在少數;假期,宅在家中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不能自拔者亦不在少數;自得于“喪文化”的戲謔,卻不敢鼓起勇氣掃除“精神霧霾”的亦不在少數……
讀了以上材料,你有什么感觸?請結合你的感受和思考,寫一篇在主題班會的發言稿。
要求:選好角度,確定立意,明確文體,自擬標題;不要套作,不得抄襲;不得泄露個人信息;不少于800字。
范文:
有了健康,你才能去搏風擊浪
你若安好,歲月無恙??墒?,看看周圍,不時來襲的“身體焦慮”好像越來越難以回避。聽說體檢完,父母就拿著越來越厚的體檢表皺眉;聽說吃飯不規律,腸胃經常會“磨人”;聽說工作時久坐不起,肥胖成為了一種“工傷”;聽說許多人都有鼠標手、頸椎病,亞健康帶來的透支,時刻在提醒“健康余額不足”……
健康是一筆何其寶貴的財富。但遺憾的是,疾病不會因為年紀輕輕而躲著走,健康也不會因為年富力強而自動來。健康狀況不佳,讓人難以享受最好的青春年華,也難以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搏風擊浪。健康是1,事業、家庭、名譽、財富等就是1后面的0,人生圓滿全系于1的穩固,民族昌盛、國家富強系于1的堅實。
回看我們的歷史,“健康”確實在找自己的存在感。想想,當年中國人被稱為“東亞病夫”,何其屈辱;看看,近代的歷史資料片中,國人的健康狀況一度堪憂。壽命短、體質差讓人為國家憂、為民族慮。由此,不難理解毛澤東同志為何提倡“健康第一”,不難理解為什么十九大報告提出“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”?!叭松苡袔谆夭?,但拼搏的同時,也別放棄了健康資本。
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時,很多青年報名參軍,因為身體檢查不合格被拒之門外。盡管現在國人的健康水平和身體素質與過去相比,不可同日而語,但今天依然需要我們正視健康問題。開學軍訓,一群綠軍裝的學子們暈倒、病倒的事不在少數;學校常規體能測試中,長跑成了不少人的“噩夢”。人們為此感嘆“好日子咋就養不出壯孩子”?朋友們,我們不僅需要用強健體魄支撐美好生活,而且需要把健康底色涂抹在歷史車輪上,一起滾滾向前。
身體健康是一方面,精神健康更為重要。也許你就是其中的一個:受益于網絡時代,卻沉溺于虛擬世界;青睞于“鍵盤交往”,卻不屑于“現實連接”;自足于“喪文化”的戲謔,卻不敢鼓起勇氣掃除“精神霧霾”;年輕之心卻穿暮氣之衣,少了該有的青春朝氣……可別忘了,一個人在精神上的舒適地帶或許就是“精神殺手”,讓活力在不經意間溜走,悔之晚矣。
還有思想健康。支持什么、反對什么,遵循什么、摒棄什么,信仰什么、背離什么,這絕非小事。青年馬克思在畢業論文中曾寫道: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,那么,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,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。幸而,今天的中國,“馬克思是九零后”,思想依舊有力量,年輕一代有未來。
寥寥千言,還不足以給“健康”一個立體的畫像。節奏快、壓力大、強度高、競爭激烈等,都讓你不得不有所犧牲、有所取舍、有所委屈。不過,千萬別放棄任何一種全面發展的可能性,就像在十九大報告中所說的,“青年一代有理想、有本領、有擔當,國家就有前途,民族就有希望?!?span style="display:none">R7t答案圈
夢想是屬于我們這一代的,是屬于青年一代的。朋友們,站立在九百六十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土地上,我們何不以進擊的姿態做時代的弄潮兒,書寫好人生的精彩華章?不要錯過時代,也不要錯過強健。
備案號:鄂ICP備20003817號-2 聯系方式:2645034912@qq.com
答案圈提供的所有內容均是網絡轉載或網友提供,本站僅提供內容展示服務,不承認任何法律責任。